最近Google+在全球各地掀起一股熱潮,簡潔有力的介面加上小圈圈的獨特設計,讓許多人趨之若鶩,除了嘗鮮之外,更多的是受到Facebook大頭症鳥氣的網友,紛紛視Google+為新的聖地。
這裡先不多介紹Google+的功能,這些在「Google+測試版 開箱文,谷歌牌社群網站!」、「愛上 Google+ 的 5 + 1 個理由」兩篇文章中都介紹得相當完整,因為沒有小遊戲或是其他的干擾,其實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,就能將Google+的功能摸熟,也可以參考這篇「24 個必學的 Google+ 小技巧 」,可以幫你更快上手。
然而今天想要討論的是,雖然Google+跟Facebook都是社群網站,但從許多方面來看,其實隱藏在各功能之下的出發點大相逕庭,我在這裡整理了三點不同之處,跟大家分享。
願景的不同
Facebook,讓你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繫,隨時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刻。(Facebook)
全新定義:在網路上體驗現實生活的分享樂趣。(Google+)
Facebook在Mark Zuckerberg的培育之下,一直朝著和生活緊密結合的方向前進,他的野心不在把Facebook變成世界第一的網站,而是要變成使用者生活的一部分,其中的差異在於,不管網站有多少人瀏覽多少人註冊,若沒有足夠的誘因讓使用者願意將現實生活與Facebook緊密結合,這一切都只是帳面上數據的勝利。
Facebook因此推動實名制,為了要讓你所發表的、所關注的,都是你認識的人,讓你能夠放心在網路上分享談你的生活細節,且實名制抑制了匿名制的浮濫的言論攻訐、不負責任的言談等缺點,確立社群網站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。
「Facebook,讓你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繫,隨時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刻。」表達正是這個意思,Facebook期望泯除現實生活與網路生活的差異 ,這點想法的不同,也表現在於隱私權設定的部分,這稍後還有介紹。
後進的Google+則以另一個觀點切入,他想做的是將分享這件事情變得簡單(當然臉書也致力於這樣的發展),成為你現實生活中另一個抒發的地方,建立另一個身分,你可以在Google+上打上你想要的名稱,而不是強迫的實名制。
當然,這對言論的真實性將大打折扣,你可能不會這麼依賴著Google+,因為所分享的對象你無法確定是否就是你認識的那群人,就像上面所說的,Goole+想做的是一個提供你能簡單分享生活的平台,增添生活的趣味,並藉著各式工具(多人視訊、多人簡訊聊天室)讓溝通變得更簡單。
也由於遠景的不同,Facebook改版是為了朝向他們認為的未來前進,是站在教導使用者的角度進行改版,因此常讓使用者不習慣,造成反彈的聲浪。而Google沒有這一方面的顧慮,因此可以推出順民的服務,讓使用者用得開心。
對隱私權的看法不同
簡單、直覺、有趣地就能將朋友分門別類,是Google+最令人激賞的部分,在小圈圈的架構之下,你可以很輕易的決定訊息要讓哪群人看到,或是要看到哪群人的訊息(而不是像臉書交由未知的電腦公式來判斷)。當然你可以說Google+的小圈圈就像是Facebook中的社團一樣,一樣可以分門別類地將朋友拉近私人的社團中,但創立社團跟管理社團的門檻都比小圈圈來得高許多。 馬上被指正,其實臉書也是有群組功能,對不起我才疏學淺XD (感謝饅頭)
在現實生活中你可以很輕易的決定你講的話要給誰聽到,但在Facebook要這樣做相當困難,如果不用社團的話,你需要在發文時將朋友一個一個選出來(回文則更無法決定),臉書雖然有這樣的功能,但為什麼不大肆宣傳,讓使用者都知道!這就牽扯到Facebook執行長Mark Zuckerberg對未來人際關係的願景。
Mark Zuckerberg在【facebook臉書效應:從0到7億的串連】這本書中多次提到他對於隱私權的看法,例如:他認為「對工作朋友夥伴或同事呈現一個形象,對你認識的其他朋友呈現另一個形象,這種情形很快就不復存在…」,他認為世界最終會走向開放、透明一途,並不是臉書讓世界變成這樣,而是一個趨勢,臉書只是順天。
也因此你在臉書上的任何一個小動作都會被發現,你無法阻止別人Tag你,諸如此類的設定,企圖讓使用者習慣「透明化」,但這樣的結果卻因為臉書上隱私權設定未臻完善,使用者能自行設定的部份相當少,讓隱私權的部份成為臉書一直為人詬病的地方。
但Google+的推出不是為了這個未來而生,只是單純地想要讓分享變簡單。少去了惱人的動態訊息,Google+目前也不能讓人在你個人頁面上留言,此舉更是阻絕了許多惱人的廣告留言,一切回歸最原始的訊息分享、影片、圖片、文章分享,堪稱一絕!
由於Google跟對Facebook早就相看兩厭,Google肯定是徹底研究過對手,這次推出Google+更是在隱私權的部分整個打到Facebook痛處,對那些厭惡臉書卻又無法戒掉的人來說,Google+介面跟臉書其實相似程度很高,使用上不會有任何障礙,又沒有上述的缺點,大家當然趨之若鶩。
平台的不同
Facebook成為開方性平台,讓第三方軟體開發者可以在Facebook上開發應用程式,並且可以藉著此應用程式獲得收益,著時為整個網路界投下一顆震撼彈,也寫下了新的歷史。
這些應用程式很快地成為網友們愛不釋手的原因,也是許多人留連在Facebook的原因,還記得「偷菜」這個幾年前最夯的字詞嗎?(遠目)開心農場就是Facebook迅速在台灣竄起的主要原因,這些應用程式的開發也成為新一代的創業機會,因而得利的公司像:playfish、Zynga等,這些創業推出的新應用服務,也讓使用者願意多停留在臉書上,形成三贏的局面。
雖然應用程式很多,但也出現了不少惱人的程式,許多心理測驗或是跟好友相關的測驗程式,亦或是遊戲程式,為了增加曝光率,吸引新客群,常常傳送各式的訊息到每個人的塗鴉牆上,相當擾人。
Google+目前還沒有應用程式出現,減少了粘性,卻多了許多乾淨的空間,但Google+厲害的地方在於最上面的那條,將所有Google服務整合在一起,登入之後就可以直接連結其他服務,就連搜尋時也能掌握Google+動態。
Google的服務早已深入許多人的生活,成為一方霸主,許多人的生活相當仰賴各式Google的服務。Google也深知此道理,因此Google+推出後,Google趁機將各個服務整合在一起,這一整合,將讓Google整體服務黏性更高,使用者在網路上不管怎麼走,都走不出Google的手掌心。
當你登入之後,不管在檢查Google信件、利用Google月曆編寫行事曆,或是利用Google搜尋資料時,只要Google+上有訊息通知,都會顯示在上方,還可以直接在上面回覆訊息,相當方便。不走和Facebook一樣的路,Google的深思熟慮之後搬出自己的優勢應戰,打的相當漂亮!不過得必有失,當你在Google+上沒有多少朋友時,你很難在Google+上待上很久,因為還真的沒什麼事情好做...
結語
Google+的推出成功引起話題來勢洶洶,Facebook也積極應戰,Mark Zuckerberg也在日前被發現低調加入Google+研究對手的應用服務。之前只有Facebook一家獨大,容易讓他為所欲為,Google+的出現讓Facebook開始緊張,也決定在近期推出新的服務。
若Google+成功吸引許多使用者,相信Facebook將會開始進行大動作調整,推出更讓使用者用的開心的服務,或是改善更多的設定!不管怎麼說,我相信這樣良性競爭的循環下,使用者才是最後的贏家。
當然最終是希望兩邊可以像plurk一樣,能夠整合同步更新,不然以後上個網要登入這麼多服務,也太忙了吧...
(本文同步刊載於35Gram數位趨勢報告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