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2 6.jpg

前陣子,去逛了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,和朋友一起玩了頗為有趣的「觀看的機器」,讓人精神為之一振,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活動阿!「觀看的機器」(A Machine To See With)是由英國的藝術創作團體「爆炸理論」(Blast Theory)所創作的互動作品。主旨是讓人們親身參與數位藝術,成為作品的一部分,體驗虛擬與現實最混亂的結合。

活動一開始,主辦單位給了我一組電話號碼,電話那端是一個充滿磁性的神秘聲音,告訴我一個神祕的任務,他要我去搶銀行!!!

搶劫過程中,跟著電話語音的指令,我到了一間地藏王廟、剝皮寮附近的小巷、龍山寺的廁所,甚至是捷運的地下停車場,也完成了有許多任務,例如:藏匿贓款、到指定的地方與夥伴見面,和陌生人待在同一台車子裡策劃搶劫銀行的細節,在活動中做出不同選擇,就會獲得不同的結局。個人化的結局,則是活動另一個特別之處,讓人想要一玩再玩,體驗所有的結局。

 

lucy_reynolds_tripod_over_weybridge.jpeg  

第一次體驗這種類似ARG(alternate reality games)另類實境遊戲的活動,讓我感到有點興奮,一次約五十分鐘的旅程,讓我彷彿身處遊戲世界之中,行人都是電腦控制的NPC,他們都是虛擬的,與我不相干,我就像是遊戲的主角,正被人操控著,隨著寫好的劇情前進。

電話語音還會不停地在電話中提醒我「身邊有許多攝影鏡頭再看著我的一舉一動」、「不要東張西望,這些人有可能會是敵人」諸如此類的話語,增添懸疑性,讓活動更為緊張,。

拿著電話,在熟悉的城市中亂繞,即使我知道這是個遊戲,只是虛擬的活動,但我仍然不能抑止住逐漸上升的腎上腺素,心跳加速,深怕一個關鍵字漏掉,就無法完成任務。

 

Horsell common 1.jpg

維基百科裡對ARG的定義就是:「是一種把真實世界當作平台的互動式劇情,通常會包含多媒體與遊戲元素,另類實境遊戲的故事情節可以被參加者的想法或行動改變。」遊戲是真實的、即時的,所有的玩家運用共同的智慧一起解決某一個謎題。

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龐大的解謎遊戲,有許多很有趣的案例,部落格內有介紹的就是黑暗騎士的例子,我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對ARG有所關注。

通常ARG是由遊戲跟電影等本來就有一個完整架構的題材改編,像是【我好奇故我在】,就寫過很多ARG相關的文章,例如:最後一戰2的ARG。也有完全是憑空建構的虛擬故事,EX.樂團九吋釘Nine Inch Nails為宣傳新專輯所發起的活動,都相當厲害,建議大家去看看。

 

ambrose.jpg

從文章一開始所寫的心得描述,可以看出參加ARG的經驗是獨特的、難以抹滅的,因為曾參與其中,參加者對這個品牌肯定印象深刻。加上此類經驗是容易被分享,激起討論的,這些都是要成為一個好的行銷活動需要擁有的要素

但我想因為ARG所耗費的金錢與心力都相當龐大,而且感覺不是很流行了(我想是因為預算緊縮的因素),讓人感覺有點可惜。不過我認為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,參與ARG的門檻與可以應用的層面又變得更多了(例如加入AR當作關卡要素),如果有機會的話,真的很想要辦一場很酷的ARG阿!

 

moondial.jpg

PS.本文中的插圖,是一位數位藝術家Lucy Reynolds的作品,他的數位作品企圖模糊真實與虛擬的邊界,跟ARG的感覺很像,所以就用了他一系列的圖,順便介紹他。他的作品中還有很多鬼魅的風格,可以到他的作品網站去看看。

延伸閱讀:

42 Entertainment : ARG界的超強製作公司

遊戲能改變世界嗎?──專訪爆炸理論尼克•坦達維尼特耶

[Resistance 2] Alternate Reality Game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觀看的機器 ARG
    全站熱搜

    tuna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