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r馬

QR Code是一種二維條碼,由日本Denso-Wave公司發明,一開始被運用在工廠追蹤零件的用途上,由於QR Code能夠儲存文字資訊,並且有快速解碼的特性,後來則被廣泛運用在生活中。在台灣,蘋果日報最近推出了「壹斑馬」使得更多民眾開始接觸QR Code這項技術,究竟QR Code到底有甚麼魅力,要讓蘋果日報大費周章地推行「壹斑馬」呢?

要說QR Code,就要從他的發跡國日本講起,日本國內許多海報廣告、平面刊物、產品包裝、觀光手冊、網頁等…都有QR Code的蹤跡,甚至日本人也在名片中加入QR Code,讓一張小小的名片能夠顯示更多訊息。使用者只要用手機相機拍攝QR Code,透過手機中QR Code軟體,就能立即獲得更多相關訊息,廠商也能夠放置優惠卷,使用者下載,QR Code的手機行銷方面的運用,可說是五花八門。

與台灣不同的是,日本手機大多內建QR Code軟體,讓使用者無須再多下載程式,便能快速讀取QR Code中的訊息,再者,日本的手機上網較台灣便宜,且民眾依賴手機的程度較高,讓QR Code在日本幾乎是無處不見。

不過,最近智慧型手機在台灣銷量與日俱增,手機上網吃到飽,費用也日漸下降,看準這樣的市場,壹傳媒順勢推出了「壹斑馬」,進行虛實整

班馬.bmp

雖然我個人是沒有是用過相關服務,但從目前的情況看來,我認為蘋果日報在推行「壹斑馬」上,有幾個障礙需要去突破。

 

使用過程繁複:第一次下載的使用者,需要註冊、下載軟體等程序,才能使用相關服務,但要讓使用者下載軟體這個動作,提高了門檻,擋掉了大部分對「壹斑馬」好奇的使用者,但這動作卻又無法省略。蘋果日報推出的解決方法是,利用大量的優惠卷跟免費的點數,誘使民眾下載使用,但「壹斑馬」能夠支援的手機有限,優惠卷的目標族群是否擁有這些手機,也是一個重點。

再看一次新聞的必要:為了讓文字新聞更為生動,蘋果日報推出「動新聞」,使用者只要拍下QR Code,就能連上網路觀看,但現代人看新聞僅瀏覽大標題,才決定是否觀看內容,有多少人會願意打開手機,連上網路觀看「動新聞」?蘋果日報為此祭出辛煽色,甚至是搞笑的「動新聞」,我認為僅能在一開始的時候打開知名度,有點黑暗兵法的味道。「動新聞」以動畫方式呈現文字新聞的內容,放眼全球媒體,也鮮少這樣做,是一項創新的作法。但好的形式,也應該有好的內容來搭配,若著重在暴力、色情,並不是一個妥當且長遠的方式。



收費問題:在手機上觀看「動新聞」,必須花錢購買水果點數。在所有網路媒體在免費跟收費的掙扎中,逐漸走向免費時,蘋果日報大膽地嘗試收費,此舉動令人佩服,誠如上述,「動新聞」的內容能帶給讀者多大的附加價值,才是讀者是否願意付費使用的關鍵,如果在短期內沒有成功地分析讀者對「動新聞」感興趣的方向,並且改進,當大家用完免費點數之後,「壹斑馬」跟「動新聞」將被社會遺忘。

雖然「壹斑馬」跟「動新聞」有許多問題,媒體圈對於新聞是否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呈現,有不同的聲音,但本文重點不在討論這些問題。不可否認的是,「壹斑馬」跟「動新聞」是蘋果日報試圖整合網路跟報紙的一項大膽嘗試,為台灣一覺不振的報紙業再次注入新的活力,「壹斑馬」的出現,也象徵台灣手機使用習慣已經有所轉變,QR Code之後在台灣還會不會有更創新的運用,值得期待。



延伸閱讀:

【搜文解字】QR Code:掃描方便,取得訊息快速的新型態條碼

我看壹傳媒的蘋果動新聞

QRCode 製碼 DI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una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